2024年1-9月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监测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2-10 ?????发布机构:统计局 ??????????字体:[大?中?小]
体裁分类:统计信息?????主题分类:其他 ?????文号:?????索引号:tjj/1739177824071
今年以来,全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各项稳增长政策,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克服不利因素总体运行平稳。
根据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19.7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比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在全市排名第17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95亿元,增长1.8%,在全市排名第12位;第二产业增加值108.35亿元,下降0.6%,在全市排名第17位;第三产业增加值89.43亿元,增长7.1%,在全市排名第2位。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前三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38亿元,同比增长2.5%,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畜牧业生产基本平稳。猪出栏5.78万头,下降8.9%;牛出栏1.11万头,下降2.2%;禽出栏43.78万只,增长12.1%;禽蛋产量9961吨,增长11.7%;牛奶产量3.04万吨,下降2.8%。蔬菜水果生产平稳增长。蔬菜产量12.31万吨,增长2.9%;水果总产量19.21万吨,增长3%。前三季度,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已经过半,达到52.9%。
二、工业生产降幅收窄
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降幅比1-8月份收窄0.6个百分点。从产值完成情况看,1-9月份,累计工业总产值完成653.3亿元,产值下降9%,与上月持平;全县规模工业六大行业总产值三升三降,机械制造行业完成产值49.04亿元,同比增长6.8%;精细化工行业完成产值52.82亿元,同比增长6.2%;电线电缆行业完成产值314.42亿元,同比增长2%;生物制药行业完成产值135.4亿元,同比下降9.7%;纺织服装行业完成产值10.33亿元,同比下降15.7%;光伏行业完成产值30.44亿元,同比下降68.9%。
三、服务业持续恢复
前三季度,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上半年持平,比全市平均增速高0.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速高2.5个百分点,在全市排名第2位。其中,教育行业增长10.3%,批发和零售业增长8.5%,金融业增长8.1%,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增长6.7%,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增长6.4%。1-8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8.2%。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中向好
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26亿元,同比增长12.5%,在全市各县区中排第7位,比全市平均增速(8.5%)高4个百分点。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41.33亿元,增长2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94亿元,减少1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6亿元,减少19.7%,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1.01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投资完成27.65亿元,增长17.2%。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1.91亿元,增长61.7%,工业投资完成21.01亿元,增长9.9%。从规模看,1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完成11.51亿元,是去年的5.3倍。
五、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
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0.9亿元,增速4.5 %,与全市增速持平,居全市第15位。其中,限额以上企业1-9月份累计零售额完成11.5亿元,增速10.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4.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5位。
六、产业升级加快推进
前三季度,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为10:49.3: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40%,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主要受光伏行业产品价格降低及产品产量下降影响,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0.7%,在全市占19位,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7.3%,在全市占14位。高新技术产业投资6.79亿元,同比减少13.3%;高技术投资2.2亿元,是上年同期的4.2倍。
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94元,比全市人均收入(22585元)高1109元,同比增长5.8%,比全市平均增速(5%)高0.8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46元,在全市居第9位,增长4.7%,比全市平均增速(4.1%)高0.6个百分点,在全市居第7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25元,在全市居第4位,增长5.9%,与全市平均增速持平,在全市居第12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3,同比缩小0.02,比全市平均收入比(2.02)低0.39,在全市居第1位。
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安排,加快推动增量政策持续显效,全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推动宁晋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