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

新闻中心NEWS

村志里的振兴密码:宁晋县以文化力量撬动乡村蝶变

时间:2025-03-21 15:17:09来源:宁晋报

在邢台市宁晋县的春天里,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实践正为364个村庄注入新活力。2021年底启动的村志编修工程,不仅让尘封的家谱、地契和口述历史重现光彩,更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支点。从工业园区的企业家到田间劳作的老人,从远在京津的院士到扎根乡村的教师,全民执笔记录的不仅是村庄的历史,更在书写新时代的发展篇章。

走进贾家口镇智能电缆产业园,“三间瓦房起家”的标语与智能化生产线形成了鲜明对照。村志编修中梳理的“作坊起步——集群发展——智造转型”产业脉络,为百亿级产业集群注入文化动力。而在延白村北侧,北宋曹皇后的梳妆楼遗址正在抢救性规划,让沉睡的千年古迹焕发新生。数据显示,全县已出版的91部村志中,68部深度挖掘本土产业元素,带动文旅消费增长37%,特色文化产值突破2.68亿元。

这场文化工程的背后,是全民接力的温情画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虽身在天津,仍逐字审校家乡志书文稿;退休干部邢根皂退休不褪色,走遍素邱村的古巷老宅,只为还原最真实的乡村记忆;政协委员贾彦辉带头捐资10.3万元,并动员企业筹资80万元支持牌坊修建和村志编修。面对高龄主编的数字化难题,青年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帮扶。司马村赵辉楼将军的事迹已经建成家风馆,如今成为宁晋县的红色教育基地,西丁村三位烈士的故事也成了校园思政课的生动教材,凤凰镇董春凤大姐和凤城故事汇成员将村志经典故事编成快板、三句半,用乡音俚语为孩子们讲述祖辈的荣耀。

黄儿营村史馆春节期间举办的“游子归乡话变迁”活动,促成6个创业意向;放假的学生们在南梁庄村史馆内前驻足沉思,凝望着农耕器具感受先辈智慧。县财政每年投入的400万元专项资金,撬动了“编纂+数字化+文旅”的融合效应——91部村志墨香未散,5座各具特色的村史馆已经落成开放,“村志进校园”活动也在润物无声的悄然开讲。2023年,当常务副县长张康宁接过“全国村志编修示范县”牌匾时,宁晋实现了国家级文化荣誉“零的突破”。

“文化既要塑形铸魂,更要服务发展。”县政协主席李风杰的话语铿锵有力。如今,随着最后62部村志进入冲刺阶段,宁晋县村志总馆、司马村将军家风馆、东汪镇丝路茶驿串联成链,工业文明的强劲脉搏与农耕文明的悠远底蕴交织共鸣。村志里记载的故事,正化作百姓增收的渠道、游子思乡的纽带、产业升级的底气,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宁晋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