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

宁晋: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向上向新

时间:2025-02-26 09:37:18来源:宁晋报

“全年六大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完成1393.9亿元、增长14.5%。”2024年,宁晋县这一成绩格外引人关注。电线电缆、主粮健康食品、光伏新能源、纺织服装、智能装备(农机)、绿色化工六大产业集群是宁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驱动力量。如何放大集群优势,系统推动产业集群持续向新突破、向上突围、向质图强?

宁晋县提出,今年,将实施“十百千”工程、深化“共享智造”模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开辟新兴产业赛道,在推动产业升级上实现新突破,实现六大产业集群营收1600亿元以上。

实施“十百千”工程,健全龙头企业领跑机制

近日,在宁晋县河渠镇的华威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排排饼干在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的生产线上快速穿梭。“最近订单多,正抓紧排单生产。”华威食品销售经理王爱鑫正忙着进行生产调度。

华威食品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消化本地小麦4万吨,年产值达2.3亿元。产品包括饼干、馍片、面包3个系列150多个品种,销往国内外多个地区的高端市场。

培育一个龙头,形成一片产业。作为我省产粮第一大县,宁晋县通过华威食品等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聚集起粮食生产及配套企业600多家,逐步实现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去年以来,宁晋优选在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突出的企业纳入“领跑者”企业培育库,配套科技、资金等扶持政策,支持企业之间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协作关系,大力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壮大企业科技实力,着力推动链主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去年,宁晋县新增规上企业32家、省级专精特新39家、省级绿色工厂1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惠尔信公司跻身国家级重点“小巨人”,嘉伟公司成为全市同行业唯一环保绩效创A企业。

坚持龙头领跑,宁晋提出,今年将着力实施“十百千”工程,安排1亿元产业引导资金,每个产业集群筛选10家龙头企业予以重点培育、要素保障,牵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集聚发展,力争用三年时间,每个集群拥有产值超百亿企业1家以上,电线电缆迈上千亿级产业集群。

依托龙头企业,宁晋县全力打造高端项目、强链项目。去年,该县累计落地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1个,招商考核全市第一。据悉,今年,宁晋将加大项目内育外引力度,绘制产业图谱,开展补链强链延链行动,强化大项目带动和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引进,做优产业链条,力争全年落地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5个以上。同时,推进冀中能源年产30万吨烧碱、玉锋氨基酸系列产品、惠尔信科技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实施润崧、中船、绘储等7个风电(储能)项目,蓄足发展后劲。

深化“共享智造”模式,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连日来,在贾家口镇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的泽楷线缆河北有限公司共享车间内,拉丝、绞合、绝缘、成缆……各生产环节开足马力生产,正在为10多家线缆企业提供产品制造服务。

“整个车间近3万平方米,配备100余台套先进生产设备,可为客户节约人工、生产等各项成本15%以上。”泽楷线缆董事长翟金柱说。

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电线电缆产业基地,宁晋县拥有电线电缆及相关企业2393家,从业人员4万余人,市场占有率近全国三分之一。为推动产业集群向上突围,宁晋县探索完善“共享智造”,推动制造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共享,助力产业集群节本增效、扩能升级。

2024年,55家线缆企业国网中标金额82.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入选全省共享智造典型案例;电线电缆产业集群营收688.9亿元、增长28.9%,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去年,在“共享智造”模式下,宁晋电线电缆产业集群继续保持迅猛发展势头。

宁晋县提出,今年将持续深化“共享智造”模式,加快厂房、设备、人才、品牌等资源整合,建设更多符合集群需求的共享实验室、共享工厂,构建全产业链共享生态。加快大陆村智能农机谷、河渠休闲食品加工园、苏家庄电线电缆产业集聚区等“园中园”建设,智能装备(农机)、主粮健康食品分别争列国家级、省级中小特色产业集群。

瞄准数实深度融合,宁晋县提出,今年,持续打造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智慧供应链等优秀场景,争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健全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集群企业上云上平台,创建一批智改数转网联优秀场景。

促进科技创新赋能,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日前,在位于宁晋县玉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研发人员正在开展食品级玉米蛋白粉等6项研究,部分研发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样的科研创新场景在宁晋很是常见。去年,宁晋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跃居全省第19位、全市首位。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9家、专利授权1046件。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65家,同比增长80.3%。

今年,宁晋提出了新的目标: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培育市级以上研发创新平台6家以上。

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投入不可忽视。去年,宁晋开展技改投资行动,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59个,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9.5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归集18亿元。

今年,宁晋将持续跟进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保障科技专项经费;柔性引进行业专家、高端人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有效融合;借鉴利用众筹科研模式,新建一批联合实验室、中试基地、研发应用中心,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比重。

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宁晋还提出要持续深化“技改投资倍增行动”,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此外,大力支持华荣、玉锋、精晶等企业开发创新药、功能性食品,在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上换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