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翀
时间:2016-05-05 14:01:22来源:
张翀(1580~1629),字见可,号息六,又号闲闲居士。明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天启元年授翰林院国史编修。祖籍山西祁县,张翀是迁居宁晋县第六代传人,住城内西街(今解放村)。父亲张主民,母亲郭氏。有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三。张翀幼年,聪明好学,常到私塾和先生玩。先生有《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书籍,时常被他偷去自学。先生发现后,问他书中的语句,居然能从容回答。入私塾读书,常常一个人读到深夜,有时雄鸡报晓,还听到他朗朗的读书声。父亲怕他年龄太小,用脑过度,便限制他晚上读书时间。夜深人静,他用布帷将灯光遮住,苦读不止。考中秀才以后,他博览群书,诗词、文章无不通晓。小秀才的文名誉满城乡,受到王之栋的器重。后来,父母相继去世,家庭状况日渐困难,他又在乡试中连连落榜,便陷入极为困惑的环境之中。随着家业状况缓解,为了获取知识、追求功名,他便和孙昌龄结伴,到城东二十里的乡间别墅专心学习,那里树木葱郁,环境优雅。学习余暇,他们踏着落日余晖,在农家菜园、平坦的场面上散步。有时,坐在林边,谈论国家大事、历史沿革、收支情况、兵战民忧、风俗交往等情况。孙昌龄佩服张翀知识丰富,谈吐高明。经过六年的潜心学习,万历四十年(1612),张翀考取《易经》京试第二名。万历四十七年(1619),张翀四十岁,考中进士二甲,选为读中秘书。天启元年(1621),授翰林院国史编修。二年,值起居注、编纂六曹章奏、神庙实录、任经筵展书官等职。三年,修《三朝要典》,显示出一名史官的才气和胆量。
张翀初入翰林院的时候,有的编修官认为他只是通晓《易经》,史籍未必能行。一天,编修官在一起谈论宋、金、元交战的故事,事件的始末、因果说不清楚。张翀发言,将战争的前因后果、中间过程说得十分完整,就如手里拿着史书朗读一样。经查阅前代历史著作,居然一点也不错。翰林院诸编修官,个个叹服他学识渊博。
编修国史,《两朝实录》是必须采用的资料。但是,其中所记载的人物和事件,涉及他们在当朝担任重要职务的许多后代人,弄不好要丢官罢职、性命难保。编修官在采用资料时都很为难,不知道怎样记述恰当。张翀不畏惧权要,依据事实秉笔直书,既详略得当,又令人信服。改变了记述本朝事物多谀美之辞的文风,使国史编修有信今传后的历史作用。
万历四十三年(16 15),曾发生一起“梃击案”:蓟县人张差,手提木棍闯入太子朱常洛的慈庆宫,并将守门的太监用木棍打伤。逮捕审问中,张差供说是郑贵妃的太监庞保和刘成领他进来。因此,怀疑郑贵妃想谋杀太子。万历皇帝朱翊钧正宠爱郑贵妃,不愿意追究下去,便将张差定了“疯癫奸徒”的罪名杀死,两个太监也在内廷处死,案子就结束了。因为案子没有彻底清查、处理,加上权势争夺十分激烈,所以没过几年,又发生了“红丸案”:万历皇帝死后,光宗朱常洛登基,改年号泰昌。朱常洛生了病,掌管御药房的太监崔文,让皇帝吃了泄药,病情加重。鸿胪寺丞李可灼,献了红药丸,说是仙方配制的,皇帝服后很快死了。满朝议论纷纷,又怀疑郑贵妃下毒。案件再次调查不清,只把直接关系人崔文、李可灼进行了处理。朱常洛死后,熹宗朱由校继位,发生了“移宫案”:朱由校是宫中保姆李选侍抚养,魏忠贤和李选侍想利用熹宗年幼,把持政权,便让李选侍和皇帝一起居住在乾清宫。大臣杨涟和左光斗看到他们图谋不轨,提出李选侍不得与熹宗同住,强迫搬到哕鸾宫。随后,熹宗登基,改年号天启。太监专权,派系之争叠起。
翰林院编修国史,“三大案”必然要记述,因为全是近几年的事件,所以在决断是与非上很难处理。“梃击案”是事关万历皇帝、郑贵妃和太子的要案,记述难度更大。张翀硬要编写“梃击案”,他做好了思想准备,一旦发生不测,决不连累朋友,自己受祸。和案件有关联的人,害怕在史册上留下不光采的文字,向他多方面解释。他不轻信粉饰是非,不动摇编写观点,使“梃击案”写的事实清楚,是非明确,有史家的浩然正气。后来,翰林院编修各有调动和升官的,只张翀依然做编修,没有离开。同榜好友姚希孟,调往南京翰林院主管全面事务,比他官职高了。天启六年(1627),张舯的妻子病故。过了两年,张翀一病不起,年仅五十岁。
鼓楼西街和文化街口原有石坊一座,俗称“翰林牌坊”,建筑高大,气势凌立,显示着他刚正不阿的倔强性格。1966年春地震,石坊巍然挺立,后被人毁掉,留下万世遗恨。
摘自《宁晋县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