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军民抗日经典战例(六)
时间:2015-08-13 11:02:53来源:
拔钉炸东陈炮楼
东陈炮楼,是日伪军在西南部建的大据点。驻日军17人,伪军60多人,有伪警察所一个。炮楼在东陈中心,一个连着两座房的院子里,靠近南北大街。东北角是主炮楼,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个小炮楼,外围挖有深、宽各7米的壕沟。日伪军凭着据点,称霸一方,无恶不作。百姓们期盼早日拔掉这颗硬钉。
正月初一,中盂、翟村、东陈一带的群众,敲锣打鼓,车推******************,猪肉,肩担食油、黄豆来慰劳八路军和二区委。猪肉上钉着长长的铁钉。何耀明看见,心中立即翻腾起来,他深深懂得群众的特殊用意:“要想吃猪肉,先拔肉上钉,要想让老百姓过安稳日子,就得拔掉东陈炮楼”。何耀明暗下决心,一定要拔掉东陈炮楼。
一天傍晚,下着蒙蒙细雨,何书记召开二区民兵队长紧急会议,研究拔钉的事,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了作战方案。
6月20日夜,区中队、民兵连开始行动。一班人到炮楼附近街道修筑工事,作进攻准备;一班人到素邱筹集炸药;两班民兵轮流挖地道。派两名民兵到县大队请求援助。
地道口选在据点南面57公尺的杨三省家街门洞里。地道很狭小,为隐蔽目标、便于处理积土,人在地道里只能弯腰挖。群众主动献出笸筐、脸盆、饭锅、灰斗等用来运土。当天挖进17公尺。该点灯了,但地道内缺氧,煤油灯拿到半路就灭了,只好摸瞎挖。击掌为号,往外传土,进度慢了。何书记派联络员董喜子找来5盏电石灯,民兵们有说有笑地猛干起来。越挖越远越憋闷,21班人,都有晕倒的。晕倒后抬出来,躺在院子里铺的“还魂席”上。休息一下,喝点水,慢慢就清醒了。民兵们怀着对敌人的仇恨,埋头苦干。第三天,地道挖进43米,到了壕沟附近。何书记叮嘱小心点。突然,民兵报告:“挖透气啦。”接着听到“砰、砰、砰”一阵沉闷的枪声,何书记钻进洞中,看到有脸盆大个窟窿。手一扬,“叭”,打枪的伪军身子一仰滚到沟里。接着听到哗哗的流水声,敌人往地道灌水了。何书记立即指挥民兵运麦秸、搬土坯,堵洞口。洞口堵住了,决定往下挖,从炮楼沟底过去,不能前功尽弃。
6月24日,冀甫二分区司令杜义德、县大队长严宗三带队支援,一区、三区民兵也来了。周围村的百姓搬梯子靠在寨墙上,军民齐心合力,把炮楼围困起来。
筹集炸药的民兵,从素邱运来3大车炸药。太阳偏西,挖够尺数,在地道尽头开了圆洞,放上一口装浦炸药的大瓮。导火索做好防潮包装,引爆准备就绪。民兵们高兴地说:“等着小炮楼上天吧!”
夕阳西下,杜司令员和何书记决定“给敌人最后一次投降机会,向他们喊话,从政治上争取一下。”司令员拿起话筒,操着南方口音喊遭:“伪军同胞们,日本鬼子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啦,快投降吧!要不,等炮楼上天后就来不及啦。”司令局话没喊完,听到炮楼上有人阴阳怪气地说,“是个南方人,老八路。”伪军小队长狂叫“什么他妈的南方,北方、老八路,给我打!”接着,一阵猛烈的枪声。司令员把手一挥,命令遭:“点!”
何书记拿着燃着的粗头香,亲自点燃导火索,导火索兹兹地冒着火星,大约3分钟,听到一声巨响,却听不见炮楼倒地的声音。何书记担心地想:莫非地道线路挖得不准确?一闪念头之间,传来更加惊人的哗哗声。原来炮楼被炸离了地,再落下来,重重地墩在地上,砖块散落如急风暴雨。两个小炮楼,变成烂砖堆。
冲锋号响了,县大队、区中队、民兵一齐冲上去,喊杀声连成一片。敌人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躲进大炮楼,拚命抵抗,步枪、机枪响成一个点儿。司令员,何书记决定:还采用爆破进攻。强攻暂时停止。
黎明时,民兵挖通大炮楼沟壕,放好炸药。通知伪军,如不投降立即轰炸。大炮楼的伪军目睹小炮楼上天,再不敢坐“飞机”,乖乖地投降了。
战斗结束,战士、民兵开进炮楼。缴获100多支大枪、3挺轻机枪、3000多发子弹。
何耀明书记,躺过“还魂席”,背过伤员,抓过俘虏,始终冲锋在前。他和大家一样高兴,挥动着新缴的枪,唱着:“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接着,大家唱起范文才编的新歌:“一九四五年,十五那一天,东陈的岗楼起狼烟,八路军,真勇敢,何耀明何晴天,抗日伪,救国难,叫那敌人上了天……”这首歌流传40多年,当地老人至今仍能一句不错地唱出来。
摘自《宁晋县志》 转载请注明出处